好大夫教育立足医考培训界11年,凭借的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11年来,“携手好大夫,医考难不住”在中原大地家喻户晓!加入好大夫教育,将是您年最重要最正确的决定!
急性阑尾炎(肠痈)(40分)
例:某患者,男性,19岁,工人。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隐痛,脐周为主,纳差,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未治疗。3小时前症状加重,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纳差,发热,遂来诊。
查体:T37.5℃,P76次/分,R20次/分,BP/70mmHg。神志清,下腹压痛,右下腹伴明显反跳痛,轻度肌紧张,未及明显结节及包块。墨菲征(-),肠呜音正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4.7×/L,N0.78,尿常规正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急性胆囊炎、胆石病相鉴别。
主诉:(1分)
现病史:(2分)
既往史:(1分)
体格检查:(1分)
辅助检查:(1分)
中医辨证依据和病因病机分析:(5分)
西医诊断依据:(6分)
鉴别诊断:(4分)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2分)
中医证候诊断:(2分)
西医诊断:(3分)
中医治法:(2分)
方剂:(2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用法:(3分)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5分)
主诉:
下腹疼痛1天,加重3小时(1分)
现病史:
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隐痛,脐周为主,纳差,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未治疗。3小时前症状加重,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恶心纳差,发热(2分)
既往史:
无传染病史及药物过敏史(1分)
体格检查:
T37.5℃,P76次/分,R20次/分,BP/70mmHg。神志清,下腹压痛,右下腹伴明显反跳痛,轻度肌紧张,未及明显结节及包块。墨菲征(-),肠呜音正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1分)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4.7×/L,N0.78,尿常规正常(1分)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5分)
患者以“下腹疼痛1天,加重3小时”为主诉,诊断为肠痈。患者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肠道传导失施,糟粕积滞,湿热内生,积结肠道而成痈。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瘀滞证的表现。
西医诊断依据:(6分)
1.青年男性,急性起病。
2.下腹疼痛1天,加重3小时。
3.下腹压痛,右下腹伴明显反跳痛,轻度肌紧张。
4.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4.7×/L,N0.78,尿常规正常。
鉴别诊断:(4分)
急性胆囊炎、胆石病: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伴右肩部放射痛,腹膜刺激征以右上腹为甚,墨菲(Murphy)征阳性,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当发生高位阑尾炎时,腹痛位置较高,或胆囊位置较低位,腹痛点比正常降低时,应注意鉴别。必要时可借助超声波和X线等检查。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肠痈(2分)
中医证候诊断:瘀滞证(2分)
西医诊断:急性阑尾炎(3分)
中医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泻热。(2分)
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2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3分)
大黄6g
牡丹皮15g
桃仁15g
红藤15g
紫花地丁20g
青皮10g
枳实10g
厚朴10g
丹参10g
赤芍15g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服用。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5分)
1.抗感染治疗。
2.必要时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