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脐疗治月经不调收藏120种疾病拔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期、量、色、质发生改变。临床上常见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多少不一。月经周期常缩短,或经前点滴出血;月经周期正常而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第12~16天阴道出血,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伴有一侧下腹部疼痛。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月经不调”范畴。病因病机为经行先期多由忧思郁结,气郁化火或热蕴胞宫;经行后期每因寒邪留滞或阳虚不能温煦冲任;经行先后不定期或因肝郁气滞或肝肾亏损,均致冲任失调。临床上常见三种类型:

①经行先期: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红,烦热面赤,心烦易怒,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细数或弦数。

②经行后期:月经延期而至,量少色淡,面色苍白,畏寒怕冷,舌质淡,苔白,脉濡缓或迟。

③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先后不定时,肝郁者伴胸胁胀满,行经前后少腹胀痛,经色暗红,脉弦涩;肾虚者伴腰膝酸软,月经量多少不一,色淡,脉弱。

一、推拿手法疏理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背主一身阳气,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称,其大椎为诸阳之会,又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之经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说明其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督脉旁通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循行路线最长的一条经络,《素问·骨空论》云:“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更说明了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系。五脏六腑之背俞穴,都分布在膀胱经上,故背部和五脏六腑皆有联系。如二经运行不畅,经气不舒,甚而脉络瘀滞,气血失和,经脉之气不能上注于脑,五脏六腑之气亦不能畅通,气血无以荣养四肢百骸而出现诸多病端。   治疗步骤:

先用手掌横擦命门区,然后用小鱼际直擦督脉,接着用手掌直擦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最后擦整个腰背部,以微热为度。

二、拔罐+中药膏治疗

主穴取关元、三阴交,经行先期加次髎、水道;经行后期加脾俞、气海;经行先后不定期,肝郁者加肝俞、太冲;肾虚加肾俞、命门。

拔罐宜于治疗功能性月经不调,器质性病变引起者应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种拔罐疗法









































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
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