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飞
乌
力
波
哨上松小说二题
01按程序办
文∕哨上松
接待
“不要急,不要急,坐下慢慢说。来,先喝杯水……请问你有什么事情?”
“法官同志,请你们无论如何要帮帮忙,我实在无法了,要被逼疯了。”
“说吧,什么事情。等一下,我这个外地口音,你听得懂不?你也说慢点,我好作记录。”
“听得懂。我都先承认是我的错了,答应赔钱了,他家不干,你说我咋整?他家硬是想把我整死才甘心。把老子整寒心了,老子就来个鱼死网破。”
“到底是什么事情,你说清楚啊,不然,我怎么处理。消消气,平静一下。”
“是这样。那天早上,恰好我没出车,我用医院看病,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要动手术。我回去找钱,路上,不晓得咋回事,车开进路边土里去了。过后,我去找主人家,准备赔钱把车吊出来。哪晓得,他家提的那个价,我咋赔得起。我车才买来半年,贷款都没还清,七七八八的开销,哪有那么多钱?说写欠条,写欠条每天加百分之二的利息,我那敢写呀,就把我的车扣到现在。我拖不起呀,请求你们先帮我把车拿出来。我也不容易啊,呜,呜,呜!”
“男人不要流泪,坚强点。听我说,我来这里上班没几天,情况不了解,不敢现在就答复你。等了解完情况,我们按程序办,好吧!”
走访
“同志,打扰你。我们是法庭的,我姓郑,这是我的工作证。想找你了解一件事情?”
“法庭的?我又没犯法,找我干哪样,去问别个,不要影响我做生意。”
“老人家,你好,打扰你。想找你了解下那辆货车开进路边土里的事情。看你老人家红光满面,身体硬朗,有80没有?”
“今年吃85的饭了。我一天只晓得把几个牛牵上坡去吃草,吃饱了,又吆回来。你不说,我还不晓得路边又翻车了。”
“请问你是村里的李主任吧,我们想了解下货车开进路边土的事情。听说你们前期也协调处理过,双方的意见是什么样的?”
“我亲自把他们双方通知到村办公室来,三家对六面的谈,谈了三四次,都没谈到一条路上来。后来,我还把镇里分管的王镇长和派出所的人请来协调,撮合双方各让一步,还是扯不拢,王镇长就建议他们走司法程序。”
“你是张老师吧,我们想找你了解一下货车开进路边土里的事情。”
“土地是钱有富家的,和我家是一个寨子的。上个世纪八几年分土地的时候,钱家孤儿寡母几个,村里考虑她家没有劳动力,就把路边近便的土分给她家种。十年前,钱家大儿子犯事坐牢出来,两个儿子分家,大儿子在路边修建房子。货车开进他家土里,也怪驾驶员大意,别人正张大嘴巴等肉吃呢。钱家胃口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八九个车倒在他家的汤锅,任由他熬了,他的房子就是这样修起来的。扣车都成他家致富的门路了。”
调解
“你是钱有富吧?我们是人民法庭的。今天来你家,主要是为货车开进你家土里面去的事情,希望通过法庭的调解,你们当事双方能够达成协议,圆满解决问题。驾驶员和村里的李主任也来了。”
“很简单,你们既然是法庭的,就让他赶快把钱赔了。再过些时候,就不是这个价格了。”
“你的要价是多少,依据什么算出来的?”
“便宜他了,只要他四万五,不多。咋个算出来的?我土里种有梨子树,有苞谷,有黄豆。两三百棵树,一棵至少算两百块吧,一季苞谷算一千,一季黄豆算一千,还有投入的劳动力,在外面打工两百块钱一天,在这里辛苦个把月,总要有三四千块吧,还没算投入的肥料钱。”
“梅师傅,你对钱家提出的这个赔偿要求有什么意见?”
“郑法官,按他这个算法,我付不起钱。保险公司出了现场,后来审定的赔偿款只是四千三百五十块。照他家这种算法,我的车停一天,至少损失三百块钱,不晓得找哪个来赔钱!”
“你他妈这样说,意思还是我家有错?”
“钱有富,警告你不要开黄腔,这是法庭在调解。”
“郑法官,我晓得是我错在前,都给他赔礼道歉多次,也把赔偿费提到两万了,他家都不答应。就算征拨土地,那一二百平方也达不到这么高的价钱啊,我咋背得住!”
保全
“钱有富,货车对你家土地和农作物的损坏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觉得保险公司的评估价低,你还可以自己找信得过的评估公司来评,但是,绝不能自己想要多少就是多少,以此为由,长期扣车。”
“你是法官,话不能乱说,你这个话我不爱听。我的土地受损失,难道我都没有说话提要求的权利了?”
“你们双方都有自己的权利。今天,除了再次调解之外,我们要对事故现场录音录像,作客观证据保全。半年都协调解决不了,时间拖得太久,日晒雨淋,新车都拖坏了。我们决定按法律程序办,先予执行,把车取走,再来谈赔偿问题。这也是对你们双方权利的保证。”
“我不同意。你们要强制取车,到时候出人命都可以,我看哪个敢?”
执行
“同志们,虽然我们才五个人,也体现人民法庭的形象。今天,我们听从执行局的统一指挥,配合执行好这起案子。就要通过这起案子的执行,杀一杀那些歪风邪气,走,出发!”
“同志们,今天我们治安大队配合法院执行一起案子,大家到现场以后,听从法院牵头人的安排,听明白了没有?”
“同志们,今天我们就一个任务,配合好法院执行一起案子。”
“你们看看,今天这阵势好大,一二百人,法院的,公安的,镇里面的干部都来了。看来,这次是下了大决心的。咦,钱有富往天不是凶得很么,今天咋不见了呢?”
“早就该这样了!早几年这样,我也不会损失那一万多块钱。还有你,你以为你当时就捡便宜了?”
02用武之地
文∕哨上松
再有个把月,学校要开学了。李四的心情就像这天气,闷热,心绪不宁。要是学校需要打工的,不,应该是校外辅导员,我宁愿去当辅导员,分文不取。他还没有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不能说,哎呀,实在对不起,我真的无法帮你,你自己再想想其他路子吧。
说不出口,真的说不出口……唉,也怪这嘴巴。
清明节,李四回老家上坟,在村口遇上赵一。赵一说,“老同学,到家里去,吃烧烤,我亲戚来上坟,在院坝里搞烧烤。”赵一大李四好几岁,李四读完小学五年级便考进县一中,留下赵一原地踏步,他们既是玩伴又是同学。李四说,“你家都上完坟了,我还没去呢。”“你先去办正事,搞完了来。”李四客气两句,刚往前走,赵一又说,“一定要来哟,不要放我的鸽子!”“要来,说了就是。”
李四来到赵一院坝里的时候,两三个娃娃在边玩边烤边吃。堂屋里,传出稀里哗啦的和牌声。赵一下桌子陪李四边喝边聊,聊小时候的各种好玩,在学校里“赌纸牌”“斗鸡”“下和尚棋”“跳板”,还有放牛时的“抱鹅蛋”“滚铁环”,还有八月十五大月亮的晚上,划船到对岸去偷老瓜摘葵花朵朵。面酣耳热,兴致正浓。“哎,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老了。”赵一说。“你不老啊,才大我几岁,越老越精干!”李四笑着说。“不老,孙孙都要上学了,你说老不老?”“五十多算哪样,人家特朗普七十多还去竞选总统勒!”“你说得……还是你们能读书的好啊……现在,旱涝保收。读书那阵,都怪自己贪玩,人家从二年级上来,都追上我了……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赵一晃悠着手,比了一下大拇指。李四说,“你凭本事修起大房子,生活不愁,轻松自在,多好。”“我咋不愁?儿子在城里打工,现在心焦的是孙孙上学读书的问题……老同学,听说你当官了,是站长?”赵一问。李四一时兴高,“我去帮你想想办法,毕竟在学校也干了一二十年……”
关键他孙子想进的还是二小。二小是城区数一数二的学校,不是想进就进得去的。我娃娃当年读书,也只是就近读一小。消息还灵通,我当个小站长都晓得。李四初中毕业考进师范,因为成绩好解除定向合同,毕业后分配在城边学校教书。教了十八年书,适逢县环卫站招人,李四进了环卫站。三年后,被委以站长,一直干到现在。重视娃娃读书,当然是好事。可我一个管环境卫生的站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呀!可人家记得当年的事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都说出来了!
李四夜里睡觉,不敢把窗帘关死,总得留一条缝隙,让窗外的路灯有光亮照进来。即便是白天,也一样。老婆不理解,问他,做个窗帘的用途在哪里?后来,也习惯了。现在想来,这习惯也许就是那次事情带来的后果。
上小学五年级时,李四和赵一他们经常把牛赶到河边去放,河岸边有一条荒废多年的土马路,长满了青草。只要一听说去河边放牛,父母总不忘告诫,“不要下河洗澡,危险得很!”寨子里的男娃娃女娃娃就在大人们的告诫声中,逐渐学会了游泳。也是牛的脾气好,不会生气,头一天一顿饱餐,第二天又去哪里,啃剩下的草根。第三天下午,还是去那条路上,只有啃土了。一帮娃娃哪顾得上它,在齐腰深的水里打水仗,直到把太阳都玩得落到坡下去,才捡起衣服,爬上牛背,回家。
那次,会游泳的赵一不打水仗了,从齐腰深的水里往前走,走了几米,便游到河里一个露头的土包包上。土包离河岸不远,三二十米的样子。赵一成了榜样,接着,钱二孙三也游过去。王五不想过去,躺到岸边的破船里晒太阳。李四只学会“狗刨沙”,也想过去。他在水里奔往前,开始感觉是走在一块田里。走着走着,脚下忽然一空,没东西踩,刚会两把“狗爬沙”的李四慌了。呛进几口水,感觉被一只手往下拽,越来越深,李四知道自己溺水了,更慌。感觉踩到泥地,李四用力一蹬,就往上冲。从水下往上浮,李四看见头顶上的光线越来越亮,晃晃悠悠的。好不容易浮出水面,李四双手胡乱拍打水面,喊了一声,“救命”,又往水下沉。试到脚底又有东西了,不管硬的软的,使劲蹬,往上冲,往上浮,又一次看到了希望之光。再次浮出水面,李四用尽力气喊,“救命啊”,又被拽下去了。也该李四命大,当他第三次浮出水面,双手乱抓乱挠时,小伙伴们在破船里抓住他的手,死死拽住,不让他再往下沉。船靠岸,被小伙伴们拖上岸的李四,顿时瘫软在地上,面色惨白,魂都吓飞……
刷 后来,李四又参加城市美容志愿服务,把二小旁边那个散发着恶臭味的破损垃圾箱换了,钱还是自己掏腰包。他感觉,自己找到了用武之地。
导师点评:
《按程序办》以普通的法庭程序为线索,用多重视角叙述,多人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写出了一宗法官认真调查、公正执法、打黑除恶的法治案件,艺术手法比较新颖,法治主题凸显。题目由《小镇法官》改为了《按程序办》。《用武之地》叙事流畅,张弛有度,将一个好面子又自己难受的李四塑造的很有特点。但最后李四给人家赵一孙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没有呢?最后应该交代一笔。
关于作者.
哨上松,原名黄红松,贵州清镇人,小小说作品散见《百花园》《小小说出版》《小小说研究报》《企业家日报》《三门峡日报》《劳动时报》《湛江科技报》《精短小说》《启明星》《黔中早报》《小小说家》《贵州作家》《湖城艺苑》《金麻雀网刊》,等报刊,系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协会员。
河北小小说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