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时,为什么医生多建议手术

什么是阑尾,阑尾有什么用

阑尾是附着于盲肠后内侧的一条管形器官,一端是盲端,另一端开口于大肠。目前已经明确的观点是,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尚未证实有其他功能。

阑尾的盲管结构,有入口而没出口,这样的结构导致阑尾容易出问题。

Q:人为什么会得阑尾炎?

一是阑尾管腔的堵塞。阑尾壁上的淋巴滤泡增生是常见的堵塞阑尾管腔的原因;其次是粪石堵塞;异物、炎症狭窄、食物残渣、蛔虫和肿瘤等是比较少见的原因。

二是细菌入侵。细菌在阑尾管腔内大量繁殖后,损伤阑尾黏膜,细菌从黏膜的溃疡处进入阑尾肌层,向阑尾管壁侵犯后,再引起炎症。

Q:阑尾炎不是小毛病吗?为什么医生们总是如临大敌,是不是危言耸听?

首先,小毛病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泛化,也很片面。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小小感冒”、“小小牙疼”、“不就是血压高点”、“不就是血糖高点”.....之类对疾病不屑一顾的言语。然而,偏见的背后往往是无知和误解,就好比你所认为的“小小感冒”,除了普通感冒外,还有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急性咽扁桃体炎等其他让人谈之色变的类型。阑尾是小,但只是指个头小,犯起病来一点也不含糊,阑尾炎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顾名思义,后两种类型听起来就比较严重,单纯性阑尾炎听起来清点,但它可能只是后两种类型的早期表现。阑尾炎的转归分两种:一种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炎症消退,剩下的就比较闹心了:阑尾穿孔、感染扩散。由不得医生不如临大敌。

Q:你说我得了阑尾炎,你能百分之百确诊吗?

这是个让医生们很无奈的问题,因为医学是个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无法绝对的学科。临床诊断,是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化验、影像学检查作出的最合理、可能性最大的临床推断,而不是最终结论。就以急性阑尾炎为例,有些患者仅有阑尾炎症状、体征相符,而化验检查无阳性结果;盲肠憩室感染可以在症状、体征及相关化验检查上均支持阑尾炎诊断,术前可能无法鉴别。

Q:彩超都提示阑尾炎了,为什么还要给我做CT?

首先要说的是超声与CT检查各有其特点,超声检查更经济、方便(特殊情况下可行床旁检查),可动态观察,可观察目标血流情况,但容易受到相关因素干扰(如肠气、患者肥胖、病变位置过深等),另外,操作医生的技术及经验对检查结果影响也较大。而CT检查相对昂贵、不便(可移动性差),但可以区域性展示病变及周围情况,对操作者要求相对较低(对阅片者要求较高),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不十分明确的阑尾炎意义重大,另外,在手术时机判定及手术方案制定方面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Q:患了阑尾炎为什么要手术?

任何外科手术都会给患者带来创伤。作为医生,决定病人要不要手术,无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阑尾炎发作,不手术治疗,可能会怎样?

1.复发

轻症阑尾炎(即单纯性阑尾炎),可不治自愈或抗感染治疗后可能完全治愈,此类阑尾炎患者症状多较轻,来院就诊率较低,医院见到更多的是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大部分化脓性阑尾炎抗感染治疗有效,甚至可以完全缓解此次发作症状,但此类阑尾炎缓解后管腔多会遗留瘢痕,而瘢痕会造成阑尾管腔的狭窄,这种狭窄会造成日后阑尾管腔再次梗阻的几率大大增高。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患者保守治疗后阑尾炎症状明明已经缓解,过一段时间却又复发。

2.非手术治疗如效果不佳,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少部分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坏疽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机制是阑尾全层坏死),患者可能会因为错失手术时机而发生阑尾穿孔、脓肿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症、细菌性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此类并发症发生后治疗较困难,不仅伤财费时,患者承受的痛苦也较大。

一般来说,小于13周岁的孩子,由于大网膜还没有发育完全,大网膜的覆盖区域达不到阑尾水平,当阑尾发生炎症时,其无法对阑尾进行包裹,阑尾炎一旦穿孔,很容易造成弥漫性腹膜炎,进而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而老人由于反应性差,等到阑尾炎症状明显时病情多已较重,加上老人全身机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所以孩子和老人罹患阑尾炎时更需要早期手术,不要拖延。

对于女性来说,由于右侧输卵管离阑尾较近,阑尾发炎时,炎症容易波及输卵管,导致输卵管发炎,较重的输卵管炎常继发输卵管狭窄、结构异常,进而引起不育或者宫外孕。因此,女性如果患上了阑尾炎,也建议早期手术治疗。

Q:阑尾炎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

阑尾切除术和其他的外科手术一样,也会有一些风险,如一些手术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切口感染

这是阑尾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和阑尾的炎症程度、患者的体质和医生的操作都有关。各种文献报道,传统的阑尾切除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0%~20%。切口感染后,只要引流充分、换药及时,大都能顺利愈合。目前的主流手段--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几乎没有切口感染的情况发生。

2.出血

任何手术都可能出现手术后出血,有时候需要再次手术止血,此类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

3.粘连性肠梗阻

与病人体质、炎症轻重、炎症范围、手术及麻醉刺激和术后卧床等诸多因素相关。为降低此类并发症,患者需尽早手术,医生应精细操作,并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之传统开放手术能够大大减少此类并发症。

4.阑尾残株炎

这和阑尾根部有无炎症及残端过长等因素有关。

5.粪瘘

粪瘘就是阑尾切除后缝合/结扎的残端愈合不良,大便漏出,污染腹腔。此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多因炎症位于/波及阑尾根部、盲肠,组织水肿、坏死致缝合、结扎不能有效关闭残端或关闭残端后愈合不良所致,亦可由盲肠结核、肿瘤引起。

当然,医患双方都不想见到任何并发症的发生,虽然医生在诊疗全过程中会尽力防治并发症,但由于疾病本身的未知性、患者整体状况及其他不可预知因素,并发症仍然不时发生。故而,日常诊疗活动中,患方需客观地向医生陈述病情变化情况,以便积极防治并发症,如果手术后不幸出现并发症,请不要紧张,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尽量将损害降到最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7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