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之星八

胡睿:拼命追赶进度

年底,对于胡睿来说,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每天工作到晚上12点下班,身体累点都能承受,主要是内心太焦虑。”胡睿说。

胡睿是“紫微工程”信贷业务平台的项目经理,负责信贷业务平台的框架性设计和整体开发。

他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自己所在的信贷系统群进度落后了。“前期我们在研究分布式架构技术方面花了很长时间,这是一项需要进行学习的全新技术。”胡睿说。

那段时间,因为焦虑,胡睿经常失眠。“加完班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总在想怎么追赶进度。”

问题总归要解决。胡睿把所有项目细分,然后逐条把难易程度罗列出来,再规划时间表,一条一条攻克。为了追赶进度,那段时间,胡睿和团队成员每天工作到凌晨两点。3个月之后,信贷系统的进度终于追赶上了。

“看到系统基本成型的样子,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胡睿说,他总算缓解了焦虑。同时,这段时间的努力,也使得整个团队越来越有凝聚力。

为了参加“紫微工程”,原本计划年6月举办婚礼的他,也只好先领个证,然后把婚期无限延后。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拼。”胡睿说。胡睿所在项目群的负责人王元强,在追赶进度期间,因为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手术刚结束,胡睿打电话问候王元强。当时,胡睿手上还有一个紧急工作需要跟王元强对接,“我先是一番嘘寒问暖,然后就硬着头皮问工作了。”放下电话,胡睿感到很愧疚,“觉得自己有点不近人情。”

然而,让胡睿没有想到的是,手术仅仅7天后,王元强就回到项目上来了。

吴畔宇:收获爱情

那天,吴畔宇去做一个系统验收测试,遇到一个女孩,眼前一亮。

吴畔宇是贵州银行毕节分行营业部小微客户经理,年6月进入紫微工程信贷及风险群,负责小微条线需求编写、组织架构和系统验收测试。

“她有一双大眼睛,总是扑棱棱地闪。”吴畔宇说,后来,测试的时间多了,他被女孩开朗热情的性格感染。“好像工作压力一下就没了。”

女孩叫龙鸿瑶,是“紫微工程”UTA测试组测试员,来自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官厅支行。

刚认识那段时间,两人仅是点头之交。年3月,疫情成为两人关系的转折点。彼时,员工还不能在食堂吃饭。有一天,吴畔宇提着早餐在电梯里遇见龙鸿瑶,“她看我提着早餐,说了句想吃稀饭。”第二天,吴畔宇就多带了一份给她。自此,吴畔宇每天早晨都会给龙鸿瑶带上一份早餐,一直持续到食堂重新开餐。

偶尔,龙鸿瑶也会准备一些零食,邀请吴畔宇一起享用。

年8月24日,七夕前一天。

晚上10点,刚下班的吴畔宇约龙鸿瑶去办公大楼附近吃烧烤,两个人一直吃到凌晨。“恰好是七夕节。”吴畔宇说,就在送她回宿舍的路上,他表白了,龙鸿瑶也甜蜜地答应了。

因为都在参加“紫微工程”新系统建设,两个人的爱情也变得有些特殊。

“她在12楼,我在13楼,但是白天太忙,几乎见不到面。”吴畔宇说,自从恋爱,他们的约会时间都是在10点半以后,“那会儿我刚下班,可以一起吃个宵夜,然后我再送她回宿舍。”

有的时候,吴畔宇中午不休息,专程到水果店买好葡萄、石榴等水果,一颗一颗剥好,放到一个小碗里,溜到12楼,悄悄放到龙鸿瑶桌上,“等她醒来就能吃了。”

国庆节期间,两人有三天假,总算能好好约会一下。“我带她到网吧打了一把完整的英雄联盟游戏。”吴畔宇笑着说,“我觉得比较浪漫。”

到了后期,两个人的工作越来越忙,尤其是吴畔宇,他常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下班。稍早一点下班的龙鸿瑶就会赶来接吴畔宇,然后再一起走回各自的宿舍。

“5分钟的路程,几百米的距离,都感觉特别开心。”吴畔宇说,那段时间,这是两人每天唯一能见面的时刻。

当然,也会有些小遗憾。

“比如有一次,我们原本定在周末晚上看场电影,但是因为要加班,下班后我们赶到电影院的时候,只看到后半部分。又比如,答应她周末去海洋馆,到现在都没实现。”吴畔宇说。

不过,这些遗憾,同在“紫微工程”的龙鸿瑶都能理解。吴畔宇和龙鸿瑶都觉得,在“紫微工程”相遇、相爱,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他们辛苦并幸福着。

遵义分行:“大家”和“小家”

“大家抓紧一切演练机会,把没有做过的,不熟练的业务多操作几遍……”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全永群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全永群是遵义分行金山支行的会计主管。10月4日以来,她几乎每天晚上都准时带领网点同事进行新系统培训演练,忙得没时间照顾家人。

11月8日是全永群父亲60岁的生日,她和家人很早就在筹划给父亲过个有意义的生日了。然而,11月8日当天,因为参加演练,她和同事们忙到凌晨两点才下班,遗憾错过了父亲的生日。

“有‘大家’才有小家,贵州银行就是我的‘大家’,新系统上线所有人都很忙,我不能因为‘小家’的私事耽误了‘大家’的大事。”她说。

“大家”也让她温暖。11月14日,是全永群的生日。11月14日的凌晨,整个支行还在加班参加演练,大家趁着演练间隙,为她过了31岁的生日。

支行为全永群过生日。

苟江支行的柜员刘艺也做出了为“大家”的选择。新系统上线演练期间,她的父亲因病住院化疗。作为苟江支行唯一的柜员,刘艺坚持每天到岗,白天工作,晚上参加演练,没有请一天假去照顾父亲。父亲理解她,每次打电话都让她好好工作,“我们一起加油!”

“坚持一下,胜利就在眼前。”刘艺这样鼓励自己,“忙过这段时间,一定好好尽孝。”

刘艺,工作太忙,累了就在椅子上靠一会儿。

来自家人的理解,是一份温暖的支持。

11月14日晚上9点,为全力配合新系统升级转换工作,播州支行的黄菡和同事们还坚守在岗位上。忙碌之际,黄菡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妈妈”。这声音很像儿子的声音,她以为自己“幻听”了,抬头一看,才发现大堂里丈夫牵着儿子,正在向自己招手。

她赶忙迎出去,抱起儿子。“妈妈,我和爸爸来陪你加班。”这段时间,作为播州支行营业室负责人,黄菡每天早出晚归,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儿子实在想念妈妈,就央求着爸爸带他来看妈妈。

那一天,黄菡和同事们忙到凌晨,儿子和丈夫等得累了,就在沙发上睡着了。望着熟睡的儿子和丈夫,黄菡感到很愧疚。但是作为播州支行营业室的负责人,她深知自己要在关键时刻坚守阵地。

“只能对他们说声对不起。”黄菡说。

黄菡的儿子陪黄菡加班,在沙发上睡着。

这些“小家”的付出,只是贵州银行新系统建设过程中贵银家属们的付出的缩影。正是因为有了千百个“小家”的付出,贵银员工才能义无反顾地投入新系统建设工作,建设更美好的“大家”。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