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王**,74岁,因咳嗽、咳痰5天就诊,肺部CT示肺部炎症,医院内一科住院治疗,住院后查癌胚抗原11.4ng/ml,治疗过程中复查癌胚抗原14.5ng/ml,考虑体内存在肿瘤可能,给予肺部强化CT及胃镜检查未发现肿瘤影,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肿块,指套无染血。给予结镜镜检查示:顺利进镜达回盲部,见回盲对侧一直径约6cm火山口样肿物突人升结肠
表面触之张力较高;用肠镜推动肿物顶部活动度差。因结肠镜检查疑诊为阑尾粘液性肿瘤,故未予活检,直接联系外二科马学雷主任收住院治疗。人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均正常,腹部强化CT示右下腹部髂窝处见椭圆形囊性密度影,大小约69mm*57mm,壁厚薄欠均匀,并见壁结节影,呈轻度强化,并见弧形钙化,腔内密度欠均匀,见棉絮状强化影,升结肠受压变窄,诊断:右侧髂窝囊性占位,考虑阑尾粘液囊腺瘤可能。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于全麻下行全麻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先行腹腔镜探查,见升回盲部肿块约12cm×5cm×3cm大小,肿瘤较游离,与阑尾关系密切,未见正常阑尾,表面光滑。
■■■■■术中诊断:回盲部肿瘤、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决定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4月2日病理示:1.慢性阑尾炎2.阑尾粘液囊腺瘤,粘液上皮有明显增生。考虑患者阑尾粘液囊腺瘤与癌胚抗原升高不符,病理科王素辉主任再次对手术切下的标本多部位取材切片,于4月8日修改病理诊断:1.慢性阑尾炎2.阑尾粘液囊腺癌(高分化),癌组织浸润达肌层,未累积两手术切缘。免疫组化:CK(-),CK20(+),超短线(+),P53阳性细胞数约40%,K阳性细胞数约60%。现患者在外二科康复过程中。
阑尾肿瘤发病率并不高,主要是在术中偶然发现或在尸检中发现,阑尾粘液囊腺癌更罕见,临床报道也不多见,占阑尾肿瘤20%,术前诊断主要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超声、CT和MR检查,结肠镜下发现少见。因只能病理确诊,故本病极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文献报道其术前误诊率高达95.2%,阑尾粘液囊腺瘤的腺上皮呈异型增生或腺瘤样息肉,腺瘤阻塞阑尾,使粘液滞留阑尾腔内导致压力增高,粘液可穿透浆膜层,表现为阑尾周围和腹膜后粘液性肿块,极少发生血性和淋巴转移。因阑尾粘液囊腺癌破裂后会在腔内种植,形成新的腹腔假黏液瘤,故本例结肠镜发现并怀疑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时,放弃了对肿物的活检,直接建议住院手术治疗。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切除,本病例自发现癌胚抗原升高,医院内镜医师、放射医师、外科医师及病理科医师均高度重视,相互之间沟通交流,使本例罕见病人得到彻底治疗。
供稿:张军
编辑:刘顺宁
投稿邮箱:sdpd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