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药物联合DPMAS治疗慢加急

摘要

患者,男,77岁,纳差半月,身目黄染1天,既往慢乙肝、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于年1月27日来到天医院就诊并以“黄疸待查”收入院治疗,后明确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积极的抗病毒等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床旁行DPMAS人工肝疗程化治疗,有效的控制并减轻了患者的黄疸症状,出院前复查TB75mmol/L。

临床资料

患者主诉:纳差半月,身目黄染1天。

病史摘要:既往慢乙肝50余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入院查体:T36.7℃,BP/84mmHg,全身皮肤及黏膜可见明显黄染,可见肝掌,未见蜘蛛痣。巩膜重度黄染。心肺(-),腹平软,全腹未及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脾脏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38×10^9/L、NEUT%59%、RBC6.03×10^12/L、HGBg/L、PLT90×10^9/L。尿常规:尿潜血1+、尿糖3+、胆红素3+、尿蛋白1+;便常规:正常。

凝血四项:PT14.3s,APTT21.2s,INR1.3,PTA75.6%。甲肝、丙肝、戊肝:(-)

EBV、CMV、HIV、梅毒:均阴性ANA、AMA、ANCA、IgG:均正常AFP:ng/ml

乙肝病毒定量:4.00*10^7cs/m,HBV基因分型:HBVC型,乙肝五项:HBsAg.97IU/mL,HBeAb0.S/CO,HBeAb8.S/CO。HBV耐药检测:阿德福韦酯敏感度降低。

诊断:黄疸原因待查(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

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逐渐完善各项辅助检查,考虑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础上病毒复发而出现肝衰竭,故在积极的抗病毒等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床旁行DPMAS人工肝疗程化治疗,2次/周,共5次治疗,在清除胆红素同时完成对患者体内中大分子炎症介质及肝衰毒素的吸附(注:DPMAS人工肝,是由健帆公司提供的BS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以及HA-II一次性使用树脂血液灌流器)。

治疗结果:患者在抗病毒等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DPMAS进行人工肝疗程化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

讨论

在临床中,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此类患者,在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在本病例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积极进行抗病毒等内科药物治疗,按照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版)的推荐,及时的应用DPMAS人工肝技术对患者进行疗程化的治疗(2次/周,共5次),在清除患者体内中大分子炎性介质等有毒代谢产物的同时,能特异性吸附患者体内的胆红素,从而使患者的黄疸症状明显好转,为患者肝细胞的再生提供良好的内环境以及宝贵的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