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生
他为人随和、医术高明
作为一名军人
他受命于危难之间
在危及战友生命的紧要关头
挺身而出
作为一名军医
他五年四上高原
在服务部队战斗力中
奉献自己的价值
无时无刻不在瞄准“打赢”
今晚,让我们一同医院外科医生赵忠林的,一同感受雪域高原上的医者仁心。
?点击收听?
“叫啥首长,叫老赵”
本文作者
刘思伟、王磊
今晚主播
任为
音频采制
任为
稿件来源
陆军新闻池
肩扛“两杠三星”,不仅没让官兵望而生畏,反而更显亲切。如果这时你叫他一声“首长”,他一准摆手说:“叫啥首长,叫老赵。”
老赵大名忠林,医院外科医生,专业技术七级。为人随和、医术高明是该师官兵对他最真诚的评价。这几年,该师部队经常赴高原驻训,老赵每次都被师领导点将,随队进行医疗保障。因此,官兵们都称他是“生命守护神”。
老赵这个美誉,来源于一组数据:五年四上高原,治愈重症高原病患二十余人。
5年前,老赵第一次上高原。一名战士突患急性阑尾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很可能引发阑尾穿孔,导致严重后果。然而,驻训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百里都是无人区,伴随保障的军医都没有在高海拔地区切除阑尾的经验。关键时刻,老赵主动请缨,在条件简陋的手术室为患者切除了阑尾。第一次在高原做手术,老赵手到病除,不仅治愈了患者,医院在高原高寒条件下进行阑尾切除的先例。
病来如山倒,高原病更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官兵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为此,老赵针对部队频繁赴高原驻训,高原医疗经验不足的实际,经常向经验丰富的高原军医学习,积极研究高原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典型病例分析、诊疗经验教训总结,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治疗高原病的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前两年,部队赴喀喇昆仑腹地驻训。战士小张刚上高原不久,就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当时,其他医生诊断为普通感冒,没有引起重视。这事被老赵知道后,即刻对小张进行体检,考虑为肺水肿进行紧急治疗。由于条件有限,小张随后被送往医疗站,并被确诊为急性肺水肿进行抢救。事后,连队主官仍心有余悸说:“要不是老赵及时发现苗头,紧急使用治疗肺水肿的急救药品,后果想都不敢想。”
对于高原官兵来说,急性高原病就像拔了销的手雷,说炸就炸。而慢性疾病就是埋在身上的“地雷”,只要不排除,始终是个隐患。
老赵大学时主修临床医学。因外婆和母亲都是中医出身,他得知中医针灸疗法对跌打损伤和一些慢性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大学毕业后,他一边向母亲学习,一边自学研究中医疗法。起初,大家都不愿意在临床实践中当老赵的“小白鼠”。没办法,老赵就拿自己练,在身上找穴位进行针刺、艾灸,反复尝试针灸对不同穴位的感觉和疗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老赵用一身针灸留下来的伤疤,换取了官兵对他的信任。一次,汽车连战士小王在训练中不慎扭伤脚踝,看着疼痛难忍的小王,老赵利用针灸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两分钟的功夫,小王便疼痛全无、行走自如。事后,小王感叹道:“神奇啊,针灸真神奇。”
前不久,正在阿里高原驻训的某团战士小刘,受高原恶劣气候影响,连续咳嗽两个多月,打针吃药做雾化都无济于事。老赵听说后,主动找到小刘了解病情。随后,他通过针灸穴位疗法,仅三天就把困扰小刘两个多月的咳嗽治愈。
老赵潜心研究高原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受父亲赵理文影响。当年,父亲在一次边境战斗中,因不懂高原急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班长牺牲,这给父亲打击很大。
父亲的亲身经历,直接影响老赵的人生选择。大学毕业后,老赵继承了父母的衣钵,成了一名军医。入伍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开展了肝右叶切除术、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十余项临床新技术,医院在该领域的空白,十余篇学术论文在地方省级和军队专业期刊发表。
如今,老赵再赴高原,继续守护官兵生命安全。他说,他的愿望很简单:让病号率低些,参训率高些。
主播
任为
陆军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宣传科长,陆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荣立三等功三次。
我们在《一陆有你》等你——
分享爱,分享故事,分享灵魂,分享军旅生活一点一滴的美好。如果你有拨动心弦的正能量作品,如果你有精彩的强军故事,如果你有非凡的军旅感悟、细腻的军人情感,如果你有甜美的声音……都可以向
人民陆军夜听专用邮箱投稿:rmljyt.白癜风专家团诚信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