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老街和众多明清老宅,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岁月,古建依旧,满目沧桑。而以“盘子会”为代表的古老民俗民风,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了古镇难以忘怀的记忆。明清老街古建众多,旧时商贾云集,现存有老爷楼、戏台、贾氏祠堂、旗杆院、五凤楼院、四合院、益庆花店、古民居窑洞等遗址。老爷楼乃老街奉祀四神地之一。始建于明初,为帝君跨街设楼,坐落居中。老爷楼飞檐顶部中基下垂处,全部是双龙形象各异的出现,其雕工精美绝伦。主楼上前厅后殿,奋进鼓,警世钟两楼安置于厅脊之上。厦上楼结构精巧,神中圣气宇恢宏,斗空间刻有六条盘龙,镂空雕刻,栩栩如生。一厅三室见面,两窗一空,窗下外装板书日月星、风雅颂,极富文化底蕴。贾氏宗祠,建于光绪年间。历经多年,仍保存完好。近年经族人捐款修复,现已焕然一新。目前穆村贾氏祠堂有一千多尊牌位。贾氏宗祠里的贾氏宗谱记载了贾氏的迁徙,陕西靖边贾氏就是从穆村出去的。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祖先就是从穆村迁到吴堡贾家山的贾氏一支。老街两边延伸的街巷里,是一座座古老的明清宅院,既有旗杆院、五凤楼院等大户人家,还有众多古民居窑洞。也许,过不多久,这些古老的街巷、院墙、老房,面临着残旧、垮塌和拆迁的命运,成为永远的遗憾。便利的交通地理环境使穆村古镇成为晋陕物资交流的货物集散地和中转站,也是晋商经吕梁赴陕西、内蒙的必经之地。明清时期,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人口稠密,与碛口古镇一样繁华热闹,故流传“南有穆村古镇,北有碛口古镇”之说。在经贸繁荣的同时,也形成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林“盘子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柳林盘子会又称天官会会、小子会会,是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的盛大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盘子是一种制作精美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被人们称为放大的神阁子。被中外民俗专家誉为东方狂欢节的古老社火活动,是世界民俗文化宝库珍贵的人文遗产。盘子来源于古代的搭神棚活动。神棚是用椽子、帐子搭成,其形状如帐棚,棚内设香案,供三官,摆放供品。搭神棚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那时天上有三官神(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喜欢花灯,地官喜欢人多,水官喜欢热闹。每年正月十五,他们便降临人间,享受一年一度的人间欢乐。三官宣称,人间风调雨顺,都由他们主宰。因此.百姓们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在正月十三搭就神棚,悬挂花灯,点上旺火,闹起社火,迎接三官降临。而三官神各有生日,天官正月十五日生,地官七月十五日生,水官十月十五日生。据说三官神对人间可起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作用。随着道教思想的影响,古人便把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这天晚土叫元宵或元夜),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最初在正月十五这天,千家万户给天官神过生日,祈求天官赐福,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五谷丰登,安居乐业。明代,柳林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原始的神棚不能适应汉族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开始有匠人模仿唐代之祭盘,将汉族民间庙宇与神像按比例缩小,精雕细刻,油漆彩绘,活卯活鞘,易装易拆易保存。这种浓缩的庙宇比用砖木修建的庙宇造价低,一般高约三到四米,有四角或六角,有单层或双层,内分几个神龛,供奉天官、财神、观音等神像,凡是常见的庙宇神灵,几乎全部供于一座阁楼之中。盘子的绘画主要分布在内装板上,主要以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神话传说为主。如四大金刚、十八罗汉、麒麟送子、观音菩萨、二十四孝图等。因此,它实质是一座不分佛道的浓缩性寺庙。一座盘子就成为一处汉族民间祭祀场所,活动场地可大可小,很受民众欢迎。到明末清初,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盘子会,由搭神棚向木结构盘子过渡,当时的盘子结构简单,造型粗劣。清朝到民国年间,盘子艺术雕工精细,画技高超。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盘子做为旧习俗被限制,尤其是文革期间,盘子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难,盘子艺人被作为牛鬼蛇神批斗,而作为艺术的盘子也未免于难,几乎全部被焚毁。20世纪80年代开始,盘子又逐渐地恢复起来。到年止,盘子已经过百。正月十五前后大街小巷都是盘子的世界,灯的海洋,无论木刻艺术、面塑艺术还是绘画艺术均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现在柳林盘子共有余座,而穆村就占了80多座。现存最古老的盘子是清光绪二十六年()穆村沙曲的木刻盘子。现代的“盘子会”已经演变成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活动,由民间盘子,花灯、九曲、绘画、木刻、秧歌等事项组合而成,是一种民俗文化活动的载体。以活跃节日气氛,祈求幸福吉祥。为弘扬传统文化,近年来,穆村连续举办了两届“古镇记忆”民俗文化节。正月十三至十九,在穆村古镇,遍布全镇的“盘子”异彩纷呈,大家围着盘子载歌载舞、祈愿祝福,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清街上摄影展、书画作品展、旱船秧歌、武术表演、舞蹈表演、面塑大师现场展示以及染土布、捣银器、刺绣、剪纸、勾编织绣等民间工艺与非遗文化集中展示。同时,闫家芝麻饼、羊杂割、碗团、灌肠、肉食、水饺等名吃将沿街叫卖,构成一幅繁华热闹的古镇复兴画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1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