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中华民族和新中国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很不平凡的40年。中国的发展在短短40年内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所走的路,并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抚今追昔,我们深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个历史性巨变又是多么不易。
在这时空穿越的40年里,我们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编辑部收到教师和学生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文章中,我们跟随六零教师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饮食的变迁”;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零零后,他们一出生就已经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红利,他们眼中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很多来自父辈们的讲述和回忆,因为这些讲述和回忆,他们因此更加珍爱现在的美好生活。
一家三代人的大学剪影
姥爷的搪瓷饭盆
姥姥的家里有一只蓝灰色的搪瓷饭盆,比普通的碗稍大,比盘子要深,宽宽的一圈边缘,没盖子,也不保温,普通的材质和样子,很老旧,有几处掉了瓷,盆底“青岛搪瓷厂”的字迹依稀可见。
这只饭盆是姥爷大学时的餐具。40年前,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与之相伴的是高考制度的恢复。姥爷是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批“老三届”学生,没机会考大学的姥爷,在而立之年终于有了求学的机会,多么激动的事啊!可是他又是那么矛盾,一边希望补上那些荒废的时光,圆他的大学梦,一边他明白家境不富裕,已经结婚生子,继续求学的路真不轻松。姥姥看着满脸忧虑的姥爷,微笑着:大学一定要上!她悄悄地买了这只饭盆,坚定地支持姥爷求学。
姥爷在学校吃穿用度省到不能再省,食堂里他总舍不得买一整份菜,把米饭和菜打在一起,或者一手馒头一手端盆,吃完倒上热水,一点儿也不浪费。姥爷总说,这个小饭盆没盛过什么奢侈的饭菜,更别说什么山珍海味,可每天端着它,饭吃得香,感觉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有那么具体而美好的希望在等着自己去实现,那就是珍惜时间,努力读书,毕业了做对国家、对家庭更有用的人。也正因如此,他的大学生活感恩而充实,他是班长,是优秀学生,所有的功课都是优秀。姥爷总说,那个时候,他就像这只搪瓷饭盆,简单、坚毅,经得起摔打,好像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Fine,thankyou,andyou?
90年代初,妈妈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上大学。早已经没有了姥爷那一代人的物质困窘,她可以无忧无虑专心求学。改革开放的风吹入校园的影响之一就是英语学习开始被重视,考托福、GRE、出国开始在校园涌动。妈妈虽然读的不是英语专业,却坚信语言是打开世界的窗口,执着地学习英语。但是,英语学习资源的缺乏让她感触至深,她经常调侃自己属于“Fine,thankyou,andyou”的一代:没有智能手机,电脑远未普及,没有遍设的新东方这样的培训机构,没有生动鲜活的美剧,没有各式学习软件……,教材、字典、收录机几乎是学习英语的全部依赖。大学教材的内容被反复读、背、分析、考试,“Howareyou?”的标准答案永远是“Fine,thankyou,andyou”。即使通过了英语四级、六级,考试高分的“哑巴”英语是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能力写照。
学习的不易更激发了珍惜与努力。那时的妈妈,除了一板一眼背单词、记短语、研究语法,一台小小的收录机是她英语“加餐”的主要来源;周末鼓足勇气去校园的英语角冲着陌生人练习英语听说;帮英语老师拎笨重的卡式录音机,上完英语听力课借机跟老师借盒式磁带翻录……
这些如今看似“慢效率”的学习、有些机械的“循规蹈矩”,对于妈妈来说就像课余时间学会的第一首英文歌曲----“YesterdayOnceMore”,每次旋律响起,都迅速带回那时的温暖,以及没有辜负青春执着、拼搏的自信,也正是这种执着、拼搏,哪怕“Fine,thankyou,andyou”的答案千篇一律,也不妨碍多年之后她国外求学拿到“HighDistinguished”的人生精彩。
优越、选择与定力
我是00后,刚刚踏入大学。影响我专业选择和人生理想的因素中,有国家对法制建设的重视,也有深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要。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没有经历艰难岁月,没有体会过物质匮乏和辛苦打拼。享受着这个时代空前的优越与便捷,高铁与互联网缩短了家的距离,大学行装里有银行卡、笔记本电脑、手机,甚至几件名牌奢品、喜爱的毛绒玩具,还没有入学我便能通过网络查找感兴趣的社团、选择宿舍……
我穿梭于校园里的各种课程和讲座,在藏书庞大的图书馆里流连忘返,通过互联网查找各种学习网站、文献资料,智能手机里各种学习软件,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我在网球场上拼杀,在英文辩论赛中锤炼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尽情地展现全方位的自己。因为丰富,所以选择多元,有时候会迷离了双眼,有时候会误认为拥有的一切理所当然。而这时,梦想和目标的牵引是各种纷繁选择中的定力回归。
40年了,姥爷的那只搪瓷盆一直被珍视,妈妈上学时的收录机还在柜子里存放,而我的梦想现在就在自己的手心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进步和缺憾,青年人的风貌最直观地反映着一个时代的脉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00后这一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美好生活时,应该传承每一代人的那种拼搏和投入精神,不因物质贫乏而屈服,不因物质魅惑而迷失,而是以青年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去拥抱新时代,拥抱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为家、为国、为这个时代绽放青春应有的光彩。
——林雯悦法学
我与奶奶之间的二三事
皮肤黝黑,满脸褶皱,但身体硬朗,还能去农田里干活的八十岁的王女士,是我的奶奶。我是奶奶带大的,按常理来说祖孙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亲密。但是,随着年纪增长,我反而感觉和奶奶更加陌生,更加不能互相理解。
“饭好啦,快来吃饭啦,再不吃就没有喽!”饭菜刚刚上桌,奶奶就会朝我的房间里喊,且不间断。如果我再不出门,她就会走进来在我的耳边念叨。
我无奈地拿起碗筷,突然,一不小心菜掉在桌子上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扔到垃圾桶,可还是被奶奶看见了。“哎呀,又白瞎了,你不吃给我呀!”,她的表情极其夸张,眉头紧锁,嘴向两边咧地很开因此每一个字都说得很有力度,眼睛还盯着菜掉的那块地方……
几乎每天的饭桌上都会上演这样的情节,让人很有压迫感。吃饭应该是轻松愉快享受的才对,渐渐地,我希望尽量少跟奶奶一起吃饭。
早上六点钟左右,客厅传来阵阵响声,奶奶已经起床洗漱准备出门了。往往被吵醒之后我会继续睡下去,等我醒来,她早就走了。去干什么?种地。或许大家都会很惊讶,一个生活在城市里八十岁的老太太为什么要出去种地。但这就是她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天早上把农具装在三轮车里,骑向小区对面的空地,在自己开辟的小菜园里能忙上一整天,下午再回家。
家里人都很担心她的身体,但是劝了几次都没有用,仿佛只要停下来她的生命就会失去意义。“看我这自己种的豆角绿油油的多好!”,奶奶经常这样对我们说。而我并不想接受她的“果实”,因为家里的豆角几乎可以堆成山了,为什么不歇一歇呢?这样的劳动有意义吗?久而久之,我就忽略了奶奶“推销”自己的蔬菜的话。
戴着不知道和自己度数究竟匹不匹配的眼镜,奶奶几乎是把脸贴在书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她认得字不多,但却总想看东西,每次有不认识的字都会过来找我。
别看奶奶识字不多,对我的学习要求可是很严呢。每次考完试她都会问我成绩。考的不好的时候她就会反复告诉我:“可得努力学习啊,你这个学习跟不上的话就和你们班的学习委员做好朋友啊,让他教你怎么学……”本来就因为考差而心情很糟的我更加生气了。我又不是不努力学习,为什么总是这么逼我呢?到底是学习重要还是我重要?
真正详细了解到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新中国的历史,是在高三和大学。每当老师讲述着那个年代的生活状态时,我总被一种淡淡的熟悉感笼罩,却也说不太清。有一天,老师讲到了粮票、肉票、布票,说:“你们去问问你们的爷爷奶奶……”,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减去80——!那些曾经背过的史实涌上了脑海: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全民族抗战开始;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亟待恢复。年至年,一些老百姓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
这些年岁和时光,不是别的,都是奶奶的青春岁月啊!
而我的时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度过的:年,中国加入WTO,正式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年,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对和我成长于完全不同的背景下的奶奶要求得这么多的。可能在上述的几个情景中,我都忽略了奶奶后面要说的话:“我们小时候都吃不上几顿饱饭啊!”“我年轻的时候可从来没闲过,闲着怎么养活自己呢?”“我小学三年级就不上学了,你可要好好学习。”
改革开放很大,改革开放也很小。小到我只要跨过这个小沟就能理解奶奶。
——岳上媛新闻
从“小灵通到”到“苹果”
“哇这是什么!我也能玩玩吗?”
“排队排队!你前面还有不少人呢!”
十几年前,凭借一款《贪吃蛇》游戏,手持小灵通的同学就能受到无数追捧。那时,妈妈告诉我,小灵通很快就会消失,日后手机将会普及。可在年幼的头脑中,小灵通就是高科技的代名词,而手机如同外星人那样不可捉摸。它会是什么样呢?里面的游戏会比《贪吃蛇》还好玩吗?我是否也有机会拥有一部手机呢?
年,苹果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它引起的艳羡目光使人如众星捧月风光无限。年,苹果的国内市场份额再次下跌,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厂商早已成为更多国人的首选。在海外,机场铺天盖地的是OPPO的广告,欧洲市场对华为青睐有加。没想到幼时的梦想随着时代发展如此轻松地实现,当初的小灵通早已不见踪迹,而我竟真的拥有了手机。
从小灵通到智能手机,从QQ聊天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