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只瓷碗,都是当时世界制瓷业的最高水平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瓷器中,碗是最常见的器型。

中国人对餐具的区分是很明晰的,碗都是深腹的,盘子都是浅的。瓷碗直到汉代始见,魏晋流行,唐以后大量生产。碗造型特点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种多样。不同时期的瓷碗,其形状、釉水、纹饰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宋代瓷碗

其型多为斗笠式、草帽式、大口沿、小圈足,圈足直径大小差不多是口沿的三分之一。釉色多为单色,如影青、黑、酱、白等,纹饰用刻、划、印等手法,将婴戏、动物、植物文字形象绘在碗的内外壁或内底心上。

久鼎春拍藏品

吉州窑贴花纹碗

高5.8cm直径16m

说明:典型的宋代斗笠式碗,黑釉。除了有色泽的感受以外,还有纹饰的感受,剪纸贴花也是非常独特的一种装饰手法,常见于吉州窑瓷器,一貼花置于碗心,承水后,貼花紋在水下摇曳,甚是清晰、情趣盎然,这种纹饰是生活状态的反映。

久鼎春拍藏品

湖田窑影青釉对盌

高6.5cm直径21cm

说明:宋代典型的单色釉碗。青白釉,俗称影青釉。此件器物瓷质极好、质量极高,几乎达到了胎薄如纸、白似雪的境界;用手指放在器物之外迎光而视通透见指,宛如极富水头的白玉。

明代瓷碗

是古代瓷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一切似乎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传统窑口急剧消失,即便还有生产,但已不像宋元时期那样具有明显的窑系印记。

一个显著的改变是,明代瓷碗打破元代以青、白、黑等单一色调为主的格局,青花瓷、釉里红、素三彩、五彩等技法的成熟,让明代瓷碗变得异常色彩缤纷起来。

明代瓷碗多鸡心式、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圈足较为窄细,大多采用画花装饰。

久鼎春拍藏品

大明成化乌金地云龙纹祭祀大盌

高11.6cm直径28.9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御制”七字楷书款

久鼎春拍藏品

大明成化薄胎甜白釉暗刻云鹤纹碗

高6.4cm直径12.2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久鼎春拍藏品

大明成化粉红胎云龙纹斗彩大盌

高7.3cm直径18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久鼎春拍藏品

大明成化皇帝登基隆庆御用大盌

高11.6cm直径29.3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御制”七字楷书款

久鼎春拍藏品

大明成化皇帝登基御用斗彩大盌

高12cm直径29.7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御制”七字楷书款

久鼎春拍藏品

大明成化斗彩仿哥釉岁寒三友图碗

高7.3cm直径18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清代瓷碗

在现存数量上达到了巅峰。由于制瓷水平达到新高,粉彩、五彩、斗彩、珐琅彩、金彩、黄釉等各种颜色釉瓷碗也成为重要一极,但所占比例很小,如珐琅彩碗在清宫内部基本由帝王和后妃们所使用,数量之少可以想象。

多数清代瓷碗造型规整,制作精致,整器线条流畅,古朴大方。从大小和款式上看,清代瓷碗在造型上进一步固定化。以乾隆朝为例,出现了一些固定的尺寸,如《钦定皇朝礼器图式》中记载“盛大花瓷碗,口径一尺一寸七,五寸三分……”虽然这个尺寸主要是针对官窑的,但反过来这对于民窑瓷碗在体积上影响也很深刻。

久鼎春拍藏品

清乾隆珐琅彩开窗花卉纹大碗

高7cm直径15.4cm

款识:“乾隆御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久鼎春拍藏品

清雍正珐琅粉彩缠枝花卉纹六边碗

高7.4cm直径15cm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1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