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小小银针作用大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除了咱们熟知的针灸可以治疗急性扭挫伤、关节疼痛这些急性发作的外科病,针灸在内科病、慢性病的治疗方面也同样疗效显著。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曹大明教授循经辨证针推结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案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Syndrome)是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又称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或对称性多神经根炎。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痿软无力,四肢软瘫,肌肉萎缩;可呈手套、袜子样感觉异常或无明显感觉障碍。舌咽、迷走、面神经多见受损,可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该病起病迅速,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常在数天至1~2周达高峰,发病4周左右停止发展,进入恢复期;少数严重者可引起致死性呼吸麻痹和双侧面瘫。
杨X,男,18岁,学生。年4月15日就诊。
主诉:进行性周身无力1年余。患者1年前出现四肢麻木无力,并逐渐加重,来诊症见:四肢痿软,且以下肢为重,胸痞脘闷,轮椅推进,能坐,蹲起困难,行走尚可,生活不能自理。小便短赤,舌苔黄浊,脉弦滑数。腰穿示: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示:上下肢F波异常,双侧胫神经H反射未引出,提示神经源性肌电改变,周围神经损害可能(运动及感觉神经脱髓鞘损害伴轴索损害)。
诊断痿证。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疗法:患者仰卧位,针刺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阳溪、髀关、梁丘、足三里、承山、阳陵泉、解溪、阴陵泉、脾俞,针用泻法;循经推拿上下肢及颈部,松解压痛点,疏通经络,治疗5次后,患者自觉肢体稍有力量,4个疗程后患者蹲起自如,行走如常,生活自理,病告痊愈。随访2年,患者病情未再复发。
这个案例中曹教授在针灸的基础上配合推拿,通过正确的辨证和分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曹大明教授曹大明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30多年来,主要在大学从事针灸、推拿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曾多次被派往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亚、俄罗斯、非洲进行讲学和临床医疗。
在中医理论方面,从“象”的角度对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进行诠释,著《以象释医》(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书,这一理论用于教学及临床、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的病机和治疗问题。
在临床上能够运用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治疗内、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科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如格林巴利综合症、顽固性皮肤病(湿疹等)、脱发、产后抑郁症、顽固性失眠、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面瘫后遗症、小儿抽动症等疑难杂症。
坐诊安排坐诊时间:每周二、周四、周六上午
坐诊地点:张仲景国医馆心怡馆
乘车路线:1.乘地铁1号线东风南路站下车B口出站,沿七里河北路向东米至心怡路,再沿心怡路向北米路东即到
2.乘地铁5号线从金水东路站B/A口出站,沿心怡路向南步行米路东即到。
预约-
扫码